備課備到的繪本「鹽巴與砂糖」
這個故事真的太觸動人了!
告訴好多個大朋友、小朋友這個故事了,⋯⋯
至少說給10個人聽了吧?!
這個故事真的太觸動人了!
告訴好多個大朋友、小朋友這個故事了,⋯⋯
至少說給10個人聽了吧?!
故事是這樣說
餅干店中,砂糖為主角做的甜餅干賣得比鹽巴做的鹹餅干 好太多了,
因此,砂糖就覺得自己貢獻比較多,而鹽巴卻很挫折,自己明明很努 力了,
為什麼就是沒賣好呢?
因此,砂糖就覺得自己貢獻比較多,而鹽巴卻很挫折,自己明明很努
為什麼就是沒賣好呢?
後來,就有了一些小衝突,才發現,鹽巴還可以煮成濃湯來賣,很好
而砂糖也可以又變成好吃的剉冰…
這樣的美好結局的故事。
當鹽巴在老亞當的餅干店裡起初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時,
真的很容易就懷疑起自己來,
覺得,是不是自己不夠好啊?還是不夠努力?不夠認真呢?
當在講給孩子們聽的時候,
孩子們已經開始有同情心了,
會一直跟我說,「梅慧媽媽,我買一包鹹餅干!我買!我買!」
我們見到孩子們的善良與純淨。
設計課程時也想過,
是不是結局要改成大家都來買鹹餅干才好呢?
或是,就是出現一個特別愛吃鹹餅干的大戶呢?
…
這,的確很符合美式大家都歡喜的結局,
但是,也覺得,真實的生活不盡都是如此的。
原來,鹽巴就是鹽巴,再怎麼努力,就是沒辦法變成砂糖的!
老天設計這麼多元的元素,也不是希望我們通通都長一個樣
我們和孩子中討論的,到底我們的「天賦」在哪裡呢?
有沒有可能,鹽巴的天賦就不是做成鹹餅干呢?那只是其中一個小功
鹽巴的自責,當然,有可能讓會更認真、更努力,
但同時,也是很無助與挫折的,
怎麼在這樣的狀態中,依然看見自己存在的價值,
依然看見自己的特點與優點,
是覺得非常重要而有力量的。
只有如此,我們才真的有一種現實感,
知道,也許,只是"我的特點"與這個環境所需要的不那麼適合…
只有在穩穩地相信自己的價值時,
才會有力量去改進自己,甚至,去選擇不一樣的環境來試試。
如果我們是鹽巴的媽媽,或是彩虹媽媽,
我們是不是有那個深深的相信,
可以穩穩地支持著這個很徬徨的孩子,
然後,陪他去找到屬於他的一片天呢?!
這是對自己深深的期許哪!
by~梅慧彩虹媽咪
三年級每一班都上的好認真~
也都搶著一起和彩虹媽咪討論
沒有對與錯
只有純粹的聆聽與分享
當天彩虹媽咪們真的有準備
"鹹餅乾&甜餅乾"唷!
除了餅乾
還有好吃的甜布丁~
每一位三年級的彩虹媽咪們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